2023年12月6日星期三

《先秦文化经典导读》之《字字句句解论语》小结(第18至38讲)

            

《论语》是一部中国人学了2500年,用到现在和未来的书。对于每一个中国人:

它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基因代码,破解它就是认识自己。

 它飞针走线,穿越了中国社会,深深嵌入中国人的生活。

 它创造了中国人基本的价值观。

《论语》帮助我们温故知新,寻找精神滋养,积极应对人生挑战。


✌《字字句句解论语》本学期从《子罕第九》开始,欢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也欢迎大家邀请新朋友一起来参加,一起来领略经典之美、体悟经典的智慧!👏

本文记录的是每周六《先秦文化经典导读》之《字字句句解论语》的第三十八讲,请家长们来回顾一下上课内容吧!📖👉


字字句句解论语


2024.4.24 第三十八讲小结

《颜渊第十二》

1. 对于身边那些不易觉察的谗言,能够及时明察,就是一个明智且有远见的人。

2. 国家管理,要保证百姓物质生活,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和让百姓信任的政府。而最重要的是不能失去老百姓的信任。

3. 君子一定是内在仁德和外在文采俱备之人。片面强调君子只需要具备内在仁德就可以,会让人不求提升自己的全面修养,遗患很大。

4. 国家管理者应该以百姓丰衣足食来作为国家是否富足的标准,而不是看自己的钱够不够用。


5. 人能忠信,改过,德行必然高尚。能够不被自己的欲望和情绪影响,就不容易迷惑。


6.问题和思考:

1.对于浸润之谮,你有没有类似经历?你怎么处理?

2.学了这几章,你觉得如何算一个“明白人”?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2024.4.17 第三十七讲小结

《颜渊第十二》

1. 人要先能约束自己,再能践行礼,那就是仁了。具体要做到:不合乎礼的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不要听,不合乎礼的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不要做。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坚持做。

2. 敬人敬事,又能够推己及人,凡是不希望别人加在我身上的,我也绝不加给别人。做事的时候不抱怨别人。敬,恕,不怨,就是仁。

3. 一个有仁德的人不会轻言,妄言,多言。

4. 君子坦荡荡,无愧于人,自然无忧无惧。

5. 君子只要做好自己,还怕没有兄弟、朋友?


6.问题和思考:

1)对于“克己复礼”,你是怎么理解的?

2.)谈谈你对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解?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顾秀芳



2024.4.10 第三十六讲小结

《先进第十一》

1. 最后一章《侍坐章》是《论语》中著名的一章,非常有戏剧性,读来朗朗上口,适合反复吟诵欣赏。孔门弟子能记录下来这么完整的一篇文字,栩栩如生,功莫大焉。

2. 孔子教学生动活波,不拘形式,启发学生的志向并加以引导是他常用的方式。





3. 三位学生都有安邦定国的大志,孔子非常赞赏,但是仍然希望他们更进一步,真正的君子修身为本。


4. 孟子的话可以作为孔子心目中君子理想的注解: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5. 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圣者能之。




6. 问题和思考:

 [1] 你怎么看这几个学生的志向?

 [2] 孔子赞同曾点,难道他真的愿意游乐放歌过一生吗?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顾秀芳



2024.4.6  第三十五讲小结

《先进第十一》

1. 善人天生质美,但是不向古圣先贤学习,他也不能登堂入室,成就理想的君子人格。

2. 君子一定是笃行的人,而不只是装得庄重、诚恳,可是行动却跟不上。

3. 孔子教学因人而异,退缩的,他鼓励他们勇于前进,推一把;太急进的,他让他们懂得谦退,拉一把。

4. 孔门师生之间的真挚情义如同父子,千古如照。

5. 子路、冉有有杰出的政治才能,然而在孔子看来,如果不能追求君子大道,并坚守大道,只能算是能干的办事人员。

6. 学而优则仕,一个人一定要踏踏实实提升自己的学问修养。


7. 问题和思考:

[1] 对于子女、学生、下属,你有没有什么因材施教的例子?

[2] 你觉得因材施教要求父母、老师、上级具有什么样的能力呢?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2024.3.23  第三十四讲小结

《先进第十一》

1. 天道远,人道迩。如果能知道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事的智慧,必能上达天道。不要舍近求远,所以我们要把活着的现实生活过得有意义。

2. 孔子诲人不倦,弟子风采万千,孔子爱才若己出,教书育人是孔子的大乐。

3. 闵子骞稳重,说话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关键点上。


4. 我们对于别人切不可妄加菲薄,尤其是比自己强的人。

5. 过犹不及是个成语,指我们做事情要恰到好处,过和不及都不行。

6. 孔子批评起学生来也是极其严厉,但是学生被孔子呵斥却依然死心塌地的跟着孔子学习。


7. 孔子学生各有特点,有的刚直,有的鲁钝,有的偏激,有的豪爽,颜回是孔子觉得最符合他标准的学生,子贡则把部分精力放在经商上。



8. 问题和思考:

[1] 你如何看待“未知生,焉知死。”

[2] 实际生活中有哪些“过犹不及”的例子。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顾秀芳



2024.3.9  第三十三讲小结

《先进第十一》

1. 想读懂《论语》,要先熟悉《论语》,要熟悉《论语》,要先多读《论语》,《论语》不是一本深奥难懂的哲理书,而是活泼泼的生活书。读多了,和里面的人物就亲切了。人亲切了,说的话就容易懂了。边读边听讲解,读到能背,差不多《论语》就搞懂了一半。


2. 这几章重点讲颜回,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孔子认为颜回一定会发扬光大自己的学说和理想。但是颜渊四十出头就死了。孔子痛心疾首,但是仍然执礼守礼,反对颜路和弟子们厚葬颜渊。






3. 颜渊初见孔子,沉默寡言,孔子细心观察,发现颜渊完全理解自己的教导并有所发展,孔子立刻就喜欢上了这个学生。颜渊在跟随孔子的岁月里,博文约礼,改过修身明德依仁,从无一日懈怠疲倦。他经常吃不饱,住在破房子里,别人早就受不了了,他却毫不在意,完全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他如此努力并闻一知十,深厚的学修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推崇。对于老师孔子,颜渊看到了孔子的高度、深度并紧紧跟随,把孔子当作自己的父亲。他到死都还在做学生,可谓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后儒讲理解《论语》当寻孔颜乐处,知道孔颜之乐,《论语》就懂了大半。




4. 问题和思考:

[1] 闵子骞“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的故事给你什么启发?

[2] 南容非常重视言语的谨慎,为什么得到孔子的赞赏?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2024.2.24  第三十二讲小结

《先进第十一》

1. 《论语》分上下两编,上编十篇,下编十篇。上编先成书,下编后成书。

2. 古文中有篇、章、句、读(豆),读指一句中停顿之处;句指文字表达的一个完整的意思。章指一段完整的文字表述。篇由统一主题的章变成一卷,就算是一本书了。编是汇编的意思。

3. 《论语》上编总结:


- [ ] 学而第一:学而成长为乐,学做君子,温良恭俭让。

- [ ] 为政第二:政,领导力,亦是人群相处之道,正也,为政以德。

- [ ] 八佾第三:礼乐,人群相处之常道,人心之体现。

- [ ] 里仁第四:仁为礼乐之本,古今之通道,人心之安宅。

- [ ] 公冶长第五:孔子论学生,古今人物,知人者智。

- [ ] 雍也第六:论学生和古今人物。

- [ ] 述而第七:孔子的志向和言行,志道据德依仁游艺。

- [ ] 泰伯第八:孔子赞古代圣人,曾子之言行。

- [ ] 子罕第九:孔子教学中的言论和对话,对学生劝勉之言。

- [ ] 乡党第十:孔子的日常生活记录。


4. 孔子早期弟子,如子路、冉有等,皆注重学问的用世。晚年学生则于礼乐文章研讨益精。孔子则注重两者的平衡。所谓“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5. 以博学为基,以实际政治能力为用,以德行为本。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是孔子教学的四个方面,不可偏废,并始终以德行为根本。


6. 问题和思考:

[1] 孔子不喜欢话多的人,为什么把言语作为一个重要标准来衡量弟子的能力?孔子经常批评宰我,为什么把他放在言语科第一?

[2] 上编大部分学完了,不是学习结束,是刚上路,要记得经常读熟背诵哦。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顾秀芳



2024.2.3  第三十一讲小结

《子罕第九》

1. 爱好德行的心如果同爱好美色、美食那样自然而然就算是真好德了,但是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上周讲漏的一章节)


2. 道理再好,不在自己身上实践没有用。听话听音,别人委婉规劝自己,赞美自己的话都要认真思考,才能进步。


3. 做人忠信,以友辅仁,勇于改过,就离合格的君子不远了。


4. 学贵立志,坚定不移,只要内在志向足够坚定,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你前进的脚步。


5. 不嫉妒别人的物质生活比自己好,不贪求自己没有的荣华富贵。


6.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不经历暴雪严寒,不能培养出高洁和风骨。


7. 博学才能有智慧,有智慧明理方知道仁心的可贵,克服私欲,人心坦荡,没有患得患失之忧,有见义勇为之勇。

8. 学习四个阶段:好学,向道,强立不反,处事游刃有余,既不违背道义又能灵活机动。不立而求权就会圆滑。


9. 论语上部到这里,孔子谆谆告诫弟子们求仁得仁。“仁远忽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觉得仁的标准太高的人根本还没有真正喜好仁,也没有真心去追求仁。


10. 问题和作业:

[1] 假如你像子路一样衣衫破旧,周围人都衣着光鲜,你觉得你能像子路一样自信自如吗?你的自信来自什么?

[2] 《子罕第九》的成语很多,请大家一起来总结。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顾秀芳




2024.1.27  第三十讲小结

《子罕第九》

1. 君子在哪里都安然自得,还能教化一方民众。

2. 孔子回到鲁国,全力投入文化整理工作,今天我们读到的《诗经》就是孔子整理过的,影响深远。

3. 君子之道就在平常日用当中,在家尽孝悌,出门好好学习,好好工作,认真对待丧礼,玩乐有节制,就是行君子之道了。

4. 生命有限,要活出意义,让短暂的生命融入历史的长河。我们的人生要像那滚滚大河水,不断向前,永不止息。

5. 学者当自强不息,则积久而终有所成。若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其止其进,都在自己,不在人。

6. 颜回于孔子之教,闻一知十,心解力行,终身不惰,为真好学者。

7. 孔子惋惜颜回,赞其一生不断向前。

8. 小苗出土未必开花,开花未必结果。不能勤奋耕耘自己的学问,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9.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他们有时间去成长,超越老师,利益社会。一个人活到中年还不能立德立业,是荒废了大好人生。然学者当自励,任何年龄都可以提高自己,朝闻道,夕死可矣。


10. 问题和作业:

[1] 年轻人为什么值得我们敬畏?我们又如何来激励自己?

[2] 如何做到在提升自己的道路上不懈怠?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顾秀芳




2024.1.20  第二十九讲小结

《子罕第九》

1. 有智慧的人自称无知,但却能帮助别人产生真知。孔子不是给人一个已有的标准答案,而是启发式提问,让提问者自己找到答案。


2. 孔子在生命走到终点的时候,仍然心怀天下苍生,悲而不伤,大胸怀,大境界。

3. 孔子教礼,也最守礼,礼是孔子发自内心的对人的体察和尊重。如果人人都能够抱着尊重别人的心和行为来处理人际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融洽的多。

4. 孔子循循善诱,要弟子们广博的学习,又要在生活中实践礼。孔子的人格学养既平易又高深,折服了颜渊,感觉跟夫子学习越钻越深,永无止境。

5. 孔子严格遵守礼制,即使临终之时,也绝不动摇。他也无时无地都在教育学生。孔子去世,弟子守丧三年,师生之情,感天动地。

6. 孔子师生之间的对话,亲切,生动,有趣。孔子可不是书呆子,他的学问是要在社会上实践的。

7. 问题和作业:

 [1] 结合孔子说的“沽之哉”,你觉得当今社会,是应该像孔子那样待价而沽呢?还是积极的推销自己呢?

 [2] 求学的道路上,你有没有遇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老师?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顾秀芳




2024.1.13  第二十八讲小结

《子罕第九》

1. 孔子强调先义后利,利益的事情谈多了,人就会“逐利”。孔子很少谈天命,但是却敬畏天命。孔子没有给仁下定义,却指出了仁者与不仁者的很多不同。


2. 孔子希望学生不要为了谋生去执着追求一种技能,君子修身为本,要全面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全面发展自己的人格。


3. 对于古代的礼,孔子并不固执,他不是形式主义者。他注重不变的精神内涵,礼的内涵就是敬,符合这个内涵的变就接受,不符合的就不接受。


4. 孔子不主观臆断,不绝对断定,不固执拘泥,不自以为是。永远保持一个开放的态度,这是孔子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秘诀。


5. 孔子在逆境中,往往表现出强大的自信与从容。他坚信逆境是检验一个君子的时节,是烈火见真金的时刻。他相信上天赋予了他传承中国礼乐文化的使命,从而无惧任何艰险。


6. 孔子强调君子不器。虽然他自己由于少年贫贱,要学会许多谋生技能,但是他教育弟子不可拘泥于这些技能的追求上。

7. 孔子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自己,而不是求取官职,因此他的学习内容不受限制,可以按照自己的爱好去发展。


8. 问题和作业:

 [1] 你怎么看待多才多艺的?你认为一个人应该专精于一门,还是有多种技艺呢?

 [2] 从孔子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顾秀芳




2023.11.25  第二十七讲小结

1. 孔子强调学习的目的内可提高自身修养,外可治国安民,而不只是为了谋求一份收入。太过注重实际的出路会阻碍你的提升。

2. 狂妄却不直率,无知却不老实承认,无能却说大话骗人,就很难改变了。

3. 孔子重视的是以学本身为乐,尽管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但孔子更看重的是以学为目的的人。读书学习有求官的念头,难免会有急功近利之想,心有杂念,则难以沉潜下去一心向学。所以孔子感叹:读书而不存出仕求官的念头,很难得。

4. 孔子赞叹舜和禹虽然拥有天下,却从不谋取一己私利。当他们成为天下共主时,与他们居陋巷、嚼草根、穿粗衣时并没有显得有什么两样,说明他们没有私心,不以权力、地位、名誉为意。

5. 孔子说:尧作为一代君王,真是伟大崇高啊!只有上天是至高至大的,也只有尧能做到一切都向上天学习。他的恩惠真是广博啊,人民都没有办法以言辞来赞美他了。他的事业如此成功,功绩真是伟大啊;他的礼制典章真是美好啊。

6. 舜有五位能臣而天下太平。武王说:我有能臣十人。孔子根据这些故事说:人才难得啊,难道不是这样吗?自唐尧到虞舜之间,这个时候人才最多了,(周武王说的十人中)还有一位是妇女,实际上就是九位能臣而已。

到了周文王时,得了三分之二的天下,仍然能称臣服事于殷王朝。周文王的道德,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极致啊。

7. 孔子说: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可议论的了。自己饮食简单,在礼敬鬼神时,祭品却置办得丰盛;自己穿戴粗鄙,却把祭典时的礼服装饰得华美;自己的居所简陋,却致力于农田水利。对于大禹,我没有什么可以议论的了。




8. 问题和作业:

[1] 孔子也有自己崇拜的圣人,这些圣人都有什么特点?

[2]《泰伯第八》学完了,哪一章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2023.11.18  第二十六讲小结

1. 人都有情感,所以一定要抒发。情感最好的发挥,是通过文学和艺术。诗歌可以抒发人真挚的情感,防止抑郁症。礼是人行为的准则,知礼守礼方可在人群中立住。音乐养人之性情使之平正中和。诗兴情,礼主敬,乐主和。

2. 道德教化,贵在使由,民性皆善,故可使由,由之而不知,自然而深入,终自可知,其知也真。若用力于语言文字,以务使之知,不仅没有效果,还多争论,知终不真。

3. 君子对恶人总有一个宽容之心。一有偏激,对人除恶务尽,反而适得其反。

4. 才德兼备,这个人才称得上是人才。有了才要培德,尤其要注意克服骄慢和吝啬。

5. 君子追求仁德大道而热爱学习,至死坚守追求的目标而不动摇,有机会就服务社会,没机会时提升自己学问修养。

6. 人在生活、工作中要注意自己的角色,不在那个位置上,便不对那个位置的事情指手划脚。

7. 孔子是音乐发烧友,对音乐有很深的体会。


8. 问题和作业:

[1] 谈谈你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理解。

[2] 谈谈你对“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理解。

[3] 谈谈你对“危邦不入,乱邦不居”的理解。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2023.11.11  第二十五讲小结

1. 恭敬而不知道礼就会劳烦,谨慎而不知道礼就会胆怯,勇敢而不知道礼就会祸乱,直率而不知道礼就会伤人。礼是衡量人行为恰当与否的尺度,有了它,良好的品质才能不偏不倚的彰显出来。

2. 曾子临终时教育弟子,一生要把孝做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有伤。一个孝子会好好保全自己,然后再追求立身行道,以显父母。


3. 曾子在临终前告诫孟敬子,礼仪更重要的是内心,要把精力放在自己的品行、举止、言辞上,而不是放在外面具体礼仪的管理上。


4. 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谦虚和宽广的胸怀是君子应该具有的美德。

5. 一个君子在面临富贵权利诱惑、死生考验的时候,也绝不动摇改变自己的意志。


6. 一个追求大道的士,不可以不弘大而刚毅,因他责任重而道路远。把家国天下的大道做自己的责任,不重吗?到死才会放下这份责任,不远吗?

7. 这五章,都是曾子的话,合起来看,以孝为出发点,临深履薄为基石,以有若无、实若虚为弘大,以大节不可夺为刚毅,行弥谨而守弥固,仁以为己任,气象宏大,可见大贤人的言论必出自真实的功夫。

8. 问题和作业。

[1] 弘毅、任重道远、死而后已这几个词,流传至今仍然散发着生命热力。曾子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2] 如何做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3] 曾子强调孝首先是保全身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这一点?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


2023.11.04  第二十四讲小结

1. 孔子心中时刻敬天地鬼神,言行皆遵道而行,无愧于天地。如平时浑浑噩噩,而只在灾病时候谄媚于神,孔子而为之哉?“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而且圣人知灾病自有不能做主之处,此为知命。知命则不待祷,修身以俟命而已。孔子重病之中,道心不动,并谆谆教诲弟子。

2. 富贵而喜欢炫耀的人会傲慢无礼,过于节俭的人容易吝啬,都和仁德相去甚远。但是“俭以养德”,奢侈的人外求,不如节俭的人内敛,更容易趣入仁德之道。

3. 君子不为名牵,不为物役,俯仰无愧,时刻坦荡自得,又日日知新,常充实而快乐。一般人不为名牵,便为物役,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便是心里忧虑缠缚,常常自陷于烦恼之中。

4. “诚于中,形于外。”君子的德行修养一定会体现在外表。孔子温和亲人而又严厉,有威仪但不让人畏惧,时刻恭敬人但非常安适,不让人感到局促。这些看起来有点矛盾的特质,在孔子身上恰到好处地融于一身,这就是君子风范,也是中庸之道的外在表现。


5. 泰伯让国,逃到吴地,断发文身,使周文王可以继位,开周朝800年的天下,但是人们却没有什么可以称道他的,这是隐德,为至德。



6. 问题和作业:

[1] 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坦荡荡,而少长戚戚?

[2] 谈谈你对孔子“丘之祷久矣”的理解。

[3] 孔子的君子风范对你有什么启示?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10.21  第二十三讲小结

1. 很多人强调创新,但是创新来自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夫子强调多听多看多学习,不要幻想一下子就能创造出伟大的思想和点子。


2. 孔子有教无类,对于任何一个来向他求教的人,就一定认真传道、授业、解惑,鼓励他向学上进。不计较他的过去,也不期待他的未来。

3. 得到仁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有想要得到的心,每个人都可以选择有德行的生活,并且有能力这样做。但是如果你觉得追求物质享受的生活更有诱惑力,而不想朝这个方向努力,你就永远得不到仁。仁是内求,你想要,他就会离你越来越近,从内心的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4. 孔子不仅有仁,也有智慧,在面对是非抉择的时候,他会遵守大是大非,哪怕这样会损害他的个人名誉。同时他心地光明,不文过饰非,坦率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更显圣人之涵容广大。


5. 孔子爱好音乐,是大音乐家,每日弦歌不辍,且虚心学习。


6. 孔子谦虚之极,始终觉得自己在实践君子的德行方面仍有许多地方有待提升,更从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但是他认为求学问道,完善自我从不厌烦,教育别人不知疲倦,自己一生是做到了。在弟子们看来,孔子之伟大和不可及就在这里,而不是孔子有圣人的名号。


7. 问题和作业:

[1] 为什么弟子觉得“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很难学到?

[2] 仁者也要有智慧,孔子在回答陈司败的问题和回答弟子的时候,体现出了怎样的智慧?

[3] 我们如何树立起求“仁”的志向和欲求?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10.14  第二十二讲小结

1. 孔子至宋,宋司马桓魋派人砍掉孔子和弟子演礼的大树,并追杀孔子。弟子劝孔子速速离去,孔子于生死之际依然自信其天命所在,从容处之。


2. 孔子言语行为心意毫无隐藏,诚心求之即可得而学之。学生跟孔子学习也要时时刻刻笃行、实践所学道理,而不是只在文字上下功夫,做到了,就是学到了,就可以一步一步走上去。

3. 孔子教学,博文约礼,文献典籍打基础,躬行实践养成人格是目的,做人以忠信为根本。

4. 圣人,君子,善人都是在德行提高的道路上坚持不懈的有恒者,有恒方知学无止境。而一个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就容易止步不前。


5. 孔子钓鱼不贪多用网,射鸟不射归巢的鸟,说明孔子不贪心有节制,对万物有爱心。


6. 问题和作业:

[1] 孔子相信天命,对于孔子说的天命,你是怎么理解的?

[2] 孔子的四门课,如何实践做人就占了三项,这个和现在的学校教育有什么不同?

[3] 孔子认为有恒是进步的关键,如何做到学习有恒,请分享你的看法。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09.30 第二十一讲小结

1. 疏食饮水、曲肱而眠,清贫无以复加,仍然不会让孔子丧失快乐,这就是君子所讲求的精神的快乐和力量。富贵虽然是人人想要的,但是君子绝不会用不正当的方式来改变外境。

2. 孔子五十还勤学不倦,学《易》“韦编三绝”,翻来覆去学习,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效法。

3. 孔子教学用雅言,传播《诗》、《书》用雅言,就是说话用普通话,读书写作都是文言文,克服了广土众民方言众多和历史发展语言变迁带来的影响,形成了文化向心力,牢牢凝聚了中国文化。

4.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是一个永远处于学习和奋斗中的快乐学生,学问和名气只不过是副产品。人生的快乐来源于学习,人生的烦恼来源于不学习。

5. 任何人通过后天的努力向前人学习,持之以恒,必然可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无意义的闲谈那些怪力乱神的东西,只会扰乱我们学习的心,甚至陷入歧路,或者心术不正。

7. “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向一切人学习,好的他能发现来学习,别人的缺点他也能来对照改正自己。对于一个爱学习的人来说,万事万物都是学习的对象。


8. 问题和作业:

[1] 分享一下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学习经验,尤其是遇到“不善”的时候是怎么对待的?

[2] 孔子为什么不谈论神怪之事?

[3] 如何理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09.23 第二十讲小结

1. 自行束脩,未尝无诲,凡求教者无不教导。有教无类,师道典范,大哉孔子!

2. 孔子的启发式教育,要求学生有主动求知的精神,举一反三的思考能力。

3. 孔子的德行全在日用平常之中。对待丧礼时,孔子感同身受,与人同悲,不饱不歌,仁心见于仁道。其日常不废弦歌亦可知。


4. 孔门教学,师生融洽,坐以论道,畅所欲言。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正是君子安身立命之道。子路好勇,孔子抓住时机进行教育,使其多思考。

5. 我们追求的事业一定要是自己所好乐的,不能只看收入高低。孔子追求人生仁德大道,富贵贫贱不放在心上。

6. 孔子对于健康和疾病非常慎重,现代人太不爱惜身体,作息不规律,饮食不健康,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生活节奏过于紧张。


7. 孔子是音乐发烧友,对于音乐有很深的理解。


8. 求仁得仁又何怨。君子追求仁德,得到仁德,就满足了,哪里会就利益得失斤斤计较,绝不采用不正当的方式来改变环境。

9. 问题和作业:

[1]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谈谈你的理解。

[2] 谈谈你对于孔子启发式教学方式的理解。

[3] 谈谈你对求仁得仁的理解。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09.16 第十九讲小结

1. 中庸是一种做事标准,一种原则。它要求你做事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不要走极端,要注意听取不同的意见。

2. 仁者向内求,志向高远的人要注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能从身边、手头的事开始,一点一点接近、修炼、扩充自己仁德的涵养,有能力也要从帮助身边人开始,一步一步前进,最终学成君子。



3. 孔子一生致力于阐释和延续传统,整理经典,是一个文化守成者。他延续了中国文化的命脉,并提炼出了“仁”的概念。


4. 夫子能够学而不厌和诲人不倦是因为他“默而识之”,把听闻到的知识都吸收记忆,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从而成为一位伟大的智者。现代人可以依赖电脑获得知识,但是只有把知识装进自己的大脑才可能激发智慧。

5. 儒家的自省精神是伟大的财富,看看自己每天有哪些方面不足,哪些方面进步。日日知非,则日日进步。我们要用夫子的四忧来反省自己。

6. 孔子是随性而快乐的,闲暇时候很会放松自己,这是因为夫子不为物役,不患得患失。

7. 孔子一生的梦想就是复兴周礼,恢复西周的礼乐秩序。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他常常梦到周公。但是到了晚年,孔子看到复兴周礼无望,悲伤不已。但他悲而不颓,反而更加有急迫感,余生加紧整理古代典籍和教学,从而延续了中华文化的火种。

 

8. 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子的教学大纲和核心纲要。学者当依此提升自己。



9. 问题和作业:

[1] 信而好古是不是就没办法进步和创新?分享你的看法。

[2] 对于孔子的教学目标和个人追求你怎么看?

[3] 做大事者不拘小节和一屋不扫,不可以扫天下是否矛盾?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09.09 第十八讲小结

1. 开学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当官要服务好民众,敬重鬼神以报德,但不求媚于鬼神,而要专心行善,自然有鬼神护佑。


3. 君子观山观水,都能体悟很多道理,有智慧的人像水一样灵动,故快乐。有仁德的人像山一样沉静,故长寿。其实君子这两种人格都具备。感受山水自然,体会人生大道。


4. 急功好利的国家虽然富强,但是不如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鲁国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孔子。秦虽然统一了六国,但是齐鲁文化却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多年。


5. 到孔子的时代,礼乐崩坏,鲁国也已经不尊重礼乐制度了,包括酒杯“觚”也粗制滥造,孔子忧心忡忡。


6. 有仁德的人会永远用善良的心去看别人,帮助别人,但是同时又有智慧去分辨事情的真假,人心的好坏,找到做事的正确方法。仁者可以为仁牺牲,但不会迂腐。


7. 君子广泛的学习文献典籍,并能躬行实践,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就不会偏离学习方向了。


8. 孔子做事情遵道而行,但是不会固守成规。孔子见南子,被子路误解,孔子坦诚应对学生质疑,告诉弟子自己所行坦荡荡,不会违背君子的做人准则。


9. 问题和作业:
 [1] 你如何理解“敬鬼神而远之。”
 [2] 你如何理解“仁者先难而后获。”
 [3] 你如何看待“人善被人欺”这句话。

师生家长反馈:

🌸“敬鬼神而远之”: 要以平常心面对事情。“尽人事听天命”。人都有脆弱的时候,祈求佑护。但是平时要踏踏实实做人,不要总是求神问卜,心外求法。

🌸“仁者先难而后获”: 人如果总是在顺境里,不会有什么进步和提高。只有不畏困难,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未知和挑战,才能从中学习体会到宝贵的人生经验和智慧, 不断进步。

🌸“人善被人欺”: 这句话可能要从两个方面来看,善良是美德,应该做的事就要去做。同时我们也要修习智慧,对事情有正确理性的判断,不陷入圈套。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2024春季班课堂笔记 ---4 月27日(第十三次课)

  大家好!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最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基金会春季国学班也开始啦! 本文记录的是我们基金会2024春季国学周末班各个课堂的第13次课,请家长们来回顾一下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上课内容吧!📖👉 国学启蒙班 今天 教师:程俐 孙玫 国学养正班   今天 主教老师: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