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8日星期三

2023春季班课堂笔记 --- 6月17日(第二十课&结业典礼)

 


大家好!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我们基金会春季国学班开始啦!

本文记录的是我们基金会2023春季国学周末班各个课堂的第20次课,也是我们春季班的结业典礼,请家长们来回顾一下这次丰富多彩的大聚会吧!📖👉


各班第一节课在各自班级做本学期回顾和结业典礼的准备工作。

然后大家都聚到大厅,参加2023国学春季班结业典礼。


文凌老师先为大家回顾了今年基金会及大觉中心举办过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经典文化迎新年、菩提宴、元宵游园会、国学春季班、世界地球日、幸福课堂长者活力系列、兰亭会书法交流会、母亲节“聚福气念母恩”等等。

然后结业典礼就正式开始啦!首先是各班的表演及颁奖环节。


启蒙班:




初级班:



中级班:



高级班:


接下来是家长分享环节。家长们分享了带孩子读经的心路历程,以及自己和孩子来到学堂之后的成长与变化,令人惊喜、收获满满!





感谢爸爸妈妈们一直以来的坚持和支持!


之后,文凌老师介绍了我们后续秋季班和夏令营的一些计划安排。


期间,孩子们品尝了美味的点心,特别开心,谢谢文凌老师、悦悦妈妈的用心准备!

最后,大家欢聚一堂,来个大合影,庆祝春季班结业典礼圆满结束!


基金会线下班在热热闹闹欢聚一堂的同时,线上班的结业典礼也在同步进行。

以下为春明老师记录的线上论语班最后一次的课堂小结。

6月17日是2023年春季班《论语》(上)线上班第20课。上课学生4人,王鸿汉、黄清宇、刘惠姗、梁辰烨。 

本次为结业课,课堂内容为:

1. 简要回顾一学期的教学,为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点赞,并予以颁奖鼓励。

2. 同学们分享《论语》章节诵读录音,钢琴演奏录像,在线钢琴演奏,兴趣爱好分享交流等,为同学们的多才多艺及展现的良好品德鼓掌。老师分享了自己与孩子学习《论语》的经过与方法,与同学们共勉。

3. 播放沙画---《父亲节》和《端午节》,提议同学们给父亲礼物表达感恩;预祝端午节快乐、暑假快乐,下学期再相聚!

主教老师:春明 


基金会2023国学班至此暂告一段落,祝大家暑假愉快!期待我们夏令营和秋季班再次相见!




🌸🌸🌸🌸🌸🌸🌸🌸🌸🌸🌸🌸🌸🌸🌸🌸🌸🌸🌸🌸🌸🌸🌸🌸

感恩各位家长孩子的信任和支持!感恩老师义工们的积极投入和辛勤付出!

春天是充满希望的季节,期待孩子和家长们在春季班与经典相伴、快乐成长!

🌹🌹🌹🌹🌹🌹🌹🌹🌹🌹🌹🌹🌹🌹🌹🌹🌹🌹🌹🌹🌹🌹🌹🌹


2023年6月26日星期一

《先秦文化经典导读》之《字字句句解论语》小结(第1至第17讲23.06.24)


《论语》是一部中国人学了2500年,用到现在和未来的书。对于每一个中国人:

它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基因代码,破解它就是认识自己。

 它飞针走线,穿越了中国社会,深深嵌入中国人的生活。

 它创造了中国人基本的价值观。

《论语》帮助我们温故知新,寻找精神滋养,积极应对人生挑战。


✌广受欢迎的《中国历史文化课堂》魏老师讲过了《诗经》、《左传》之后,本学期开始进入《论语》部份,欢迎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也欢迎大家邀请新朋友一起来参加,一起来领略经典之美、体悟经典的智慧!👏

本文记录的是每周六《先秦文化经典导读》之《字字句句解论语》的第一至十七讲,请家长们来回顾一下上课内容吧!📖👉


字字句句解论语


2023.06.24 第十七讲小结

1. 中道而废是走到半道走不动才止步。走都不走,就打起退堂鼓,是没有坚定地把提升仁德作为追求的理想和目标。

2. 君子儒者,学大道,修齐治平之道。小人儒者,研讨学问或求为所用,没有利天下之志。

3. 品行端正者方为人才,澹台灭明行不由径,不走歪门邪道,公私分明。

4. 谦虚而不夸耀自己的功劳是一种美德。

5. 巧言令色的人得势的时代,忠信正直的人往往遭殃。

6. 孔子之道是仁者之道,人生正道,就像人外出一定要走大门一样明显,但是现在的人们偏偏要翻窗户,这不是又可笑又可悲吗?

7. 追求提高仁德,成为君子的人要做到文质彬彬,忠信的品质和风度文采和谐统一。

8. 人生必然要走光明正大的直道,做正直的人。走歪门邪道的人能生存,不过是靠侥幸才免于祸害。相信正道,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正直之道,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价值追求。

9. 仁德的学习提高分三个阶段,了解其中的道理,喜欢并愿意去实践这些道理,最后乐在其中,而乐此不疲,欲罢不能。然后道与我浑然一体,从心所欲。所有的学习都存在这三个阶段。

10. 人的智慧学养有深浅。老师要因材施教,只讲高深的道理,有害无益。唯有循序渐进,才可以日达高明。


11. 问题和作业:

- [ ] 正直和人生的关系你怎么理解?一定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

- [ ] 学习的三个境界你怎么理解?你有没有在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感受到“乐之者”的快乐?

- [ ] 暑假将至,附上这首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以共勉。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陈梅


2023.06.17 第十六讲小结

1. 《论语》要完整、反复的学习,才能把书上的道理变成自己的实践,串习日久,必可以克服掉旧习气,提升自己的修养和境界。

2. 《雍也》第六主要是孔子对于弟子和同时代人的一些评价,和孔子的一些观点,都集中在德行方面。

3. 冉雍是孔门十哲之一,列孔门德行科,出身贫寒,但是孔子对于他的政治能力非常欣赏,认为他有国君之才,不会被埋没。

4. 一个管理者,要忠信笃敬,事事不苟,政令简明不烦。如果为简而简,散漫不管,必然弊端丛生。

5. 孔门之学,重在如何为人,提升自身修养,颜回能够调伏心中情绪,有过能改,并且其心始终安于“仁”的境界。有此好学态度和修养者,孔子只许颜回一人。

6. 孔子帮助别人的原则是周急不济富,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寸。对于原思推辞他应得的俸禄他也提出批评,古人之所谓义,非不计财利,亦非不近人情。

7. 有决断力,通达人情世故,有综合才能是从事政治管理的三个很重要的能力。

8. 闵子骞列孔门德行科,出身贫寒,以孝行名闻天下,他能力很强但为人清高,对于僭越的季氏给的高官厚禄不屑一顾。

9. 冉伯牛列孔门德行科,但是英年早逝,孔子痛心疾首,感慨命运的无常。孔子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待弟子如同自己兄弟子侄。

10. 什么是“孔颜乐处”?“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富也乐道,贫也乐道。乐有所得,非乐贫也,乃乐道也。君子之忧,“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 问题和作业:

- [ ] 你觉得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回也不改其乐”,对现代人有没有实现的可能?

- [ ] 你怎么理解“三月不违仁”的?一个人能做到时时处处都像个君子吗?

- [ ] 好学必有所成,让我们坚持每日打卡,完成《论语》通读挑战。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陈梅


2023.06.10 第十五讲小结

1. 臧文仲用国君庙堂的建筑纹饰来装饰养大龟的房子,孔子认为这是僭越,谄媚鬼神,称不上有智慧。

2. 子张举出了两个人物,一个能够忠人之事以尽其心,一个能够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都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但是把它们同仁完全等同,孔子并不认同。可见孔子心目中“仁”的标准和地位了。


3. 季文子的三思而后行是一种小心谨慎的态度,但是该果断的时候要果断,不要想太多。

4. 宁武子在国家政治混乱的时候,显得很愚笨,无所作为。但是孔子却看出了他的大智若愚,能屈能伸,在国家混乱时候的不离不弃。遇到明君发挥自己的才智不难,侍奉昏君却能够做到进退自如却不容易。

5. 孔子一生以育天下之英才为乐,奔波流离之际亦如是。看到弟子们志向远大,斐然成章,就想帮他们再进一步,拳拳之心 ,千古如照。

6. 人与人之间难免有矛盾、有冲突、有埋怨,但是具备仁德的人,心胸开阔,不把对别人的怨恨,别人对自己的不好记在心里,既往不咎,雁渡寒潭不留影。反过来说,别人对自己的恩德却要时时牢记。

7. 微生高这个人老想做好人,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自己家里没有醋不肯直说,还要向邻居借醋来给人家。别人觉得他“直爽”,修养好,孔子觉得他有点虚伪。透过生活的细节来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往往很准。


8.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过分恭顺的人,君子是耻于为伍的。做人小怨不计,大怨以直报之可也。若隐藏心中的怨恨,假装和对方做朋友,则其用心险诈,君子耻之。

9. 子路慷慨大方,讲义气,愿意和朋友通财,共享快乐。颜回则注重内敛自省,希望做到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称道自己的劳苦。孔子的志向是让老年人得到安养,朋友们互相信任,少年人得到关怀。这三者都是“仁”的追求,由近及远,由内及外。

10. 有些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缺点,过失,这是不能见其过。有些人明知道自己错了,却只管因循牵制,自暴自弃。自我反省需要有勇气来克服习气和欲望对自己的牵制。

11. 忠信的品质可以在环境中熏陶出来,但是仅有忠信之质,不能成为君子,且环境变了,其品质易变,所谓南橘北枳是也。唯有加上好学,才可扩充人质朴之美,据德依仁,强立不反,臻于圣人之境。忠信易,终身好学难。

12. 本篇孔子评价弟子和历史人物,以“仁”为标准,眼光独到,有自己的褒贬,不人云亦云。

13. 本篇成语:闻一知十,朽木不可雕,不耻下问,三思而行,愚不可及,斐然成章,不念旧恶。

14. 问题和作业:

[1] 宁武子的愚不可及,微生高的直和不直,季文子的三思而行,你怎么看孔子的评价?

[2] 这一篇中人物很多,哪个人物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3] 让我们做一个好学的弟子,坚持每日打卡,完成《论语》通读挑战。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06.03 第十四讲小结

1. 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不勤奋,老师也没有办法。一个人要对自己诚实,言行不一的人是很难提高的。

2. 正大光明,不舍其志之谓刚,刚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精神品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孟子所说的至大至刚的浩然正气。而“无欲则刚”,有私欲的人多屈服于物质欲望。

3. 我不想别人强加于我什么,我也不想我自己强加于别人什么。这个“恕”道容易理解,却不容易做到。这其实已经是一种非常接近“仁”的道德要求了,需要深厚的学养和修为。


4. 孔子教学,希望学生踏踏实实,下学而上达,不空谈玄而又玄的天道,性命之学。潜心修学,实践人道,有得于心自然领悟天命。

5. 孔子的学问,重在实践,子路勇于立刻实践听到的道理。一般人不是道理听的不够,而往往听过了而不见于行动,因循放任,辜负时日。


6. 聪明的人往往不好学习,懂得多、位置高的人往往傲慢。一个人要永远保持好学谦虚的态度。

7. 君子谦恭有礼,做事毫不苟且,对人慈爱恩惠,使用人合理节制。

8. 交友之道,时刻注意分寸和尊敬,这样的人,相处越久,和朋友之间的敬重越深。


9. 问题和作业:

[1] 你怎么学习子路的勇于实践的态度。

[2] 谦恭、敬重、慈惠、道义,是君子人格的具体表现,你怎么看。

[3] 下学而上达,坚持每日打卡,完成《论语》通读挑战。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05.13 第十三讲小结

《公冶长》大都是孔子学生和名人的评论,从中可以看出孔子知人的智慧和教学风格。

1. 孔子选女婿,看重的是人的德行,其余在老夫子眼里都不重要。他的弟子公冶长曾无辜获罪,但是孔子欣赏他的人品,把女儿嫁给他。

2. 孔子深懂人生之道,在替过世的兄长选女婿时候,选择了在治世和乱世都能洁身自好,保全自己的南宫适。从世俗的角度南宫适比公冶长更可靠,孔子替侄女优先考虑,这是尽了“悌”道。

3. 孔子夸奖学生子贱是个君子,也感慨周公所建鲁国礼乐之风浓厚,有培养君子的土壤。齐鲁大地至今儒风醇厚。

4. 子贡才华横溢,孔子认为子贡是个可以居庙堂之上的国之重器。然而才艺各有专用,孔子对君子是希望“不器”,不局限于一种用途,成为通瞻全局,识见高远的通才。

5. 冉雍是孔门十哲之一,位列德行科,孔子认为他有“面南而治”的君主才华。有学生觉得冉雍过于沉默,口才不好是个缺点,孔子却认为一个人伶牙俐齿是影响仁德提高的,总是在言语上胜人,最容易招来他人的怨恨。

6. 孔子喜欢稳重谦逊的学生,漆雕开就是一例。漆雕是姓,说明他的职业是制作漆器的工匠,可以看得出孔门弟子阶层丰富,“有教无类”绝不是虚言。

7. 子路性格刚勇,想到就做,孔子很欣赏,夸奖子路。但是也随时敲打他,凡事要多想一下。

8. 孔子对于学生的能力了如指掌,他向贵族孟武伯指出子路有军事之才,冉有是管理人才,公西华是外交人才,后来三人果然在这些方面有所建树。虽然他们都达不到孔子“仁德”的标准,但孔子绝不是只重仁德而不重才艺,他不仅知学生之所长,也诚心推荐学生。此章不仅见孔门之多贤,亦见孔子作为老师之伟大。

9. 子贡能够了解颜回之过于己之处甚多,可谓有自知之明。而且子贡作为才华横溢的富家子弟,在和贫寒的读书人颜回比较时,只关注彼此学习能力之差别,尤为难得。同时子贡亦不过分自谦,对自己评价中肯。孔子深感高兴,同时也和子贡有同感,颜回乃天资绝伦之才。其实世人看子贡贤于孔子,子贡则比孔子于日月,而孔子自谓不如颜渊,然而颜渊觉得夫子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孔子师生之间惺惺相惜,孔子之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快乐,都在眼前。


10. 问题和作业

[1] 从孔子对于学生的评价这几章,你觉得孔子作为老师有什么过人之处?对我们现在作为老师教学有什么启发?

[2] 孔子选女婿,只看人品,对于学生,既夸赞他们的能力,又不称许他们达到“仁”的要求,你怎么看“德”与“才”的关系。

[3]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坚持每日打卡,完成《论语》通读挑战。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05.06 第十二讲小结

1.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专心追求提升自己的德行、能力,不忧虑得不到别人的赏识。

2. 忠者,尽己之心,尽心尽力。恕者,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之道就是仁德的两个侧面。


3. 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利益。

4. 看见比我强,有德行的人要向他比肩看齐,看见德行、本事不如我的人要自我警惕自己身上是否有同样的毛病。

5. 君子之道,始于事亲。

  • 父母有过错,子女要委婉规劝,但是要始终敬重父母,不能有怨言。

  • 孩子要时刻惦记着父母,让父母知道自己在哪里,是否平安,父母就会觉得安心。

  • 能够三年不改变父亲去世前处事的方式,就算是孝顺了。

  •  父母高寿,儿女既高兴又忧虑,忧虑终有别离的一天。中国文化的情感基础就在亲子间淳朴的亲情。

6. 言和行的关系。

  •  如果你说的和你做的一样,做的和你说的一样,言行合一,那你一定会小心谨慎的对待每一句承诺,因为做不到让你感到耻辱。

  •  人对于自己的言行有较高的约束,过失就会少。自我要求越严格越容易进步。

  •  君子言语迟钝,行事敏捷。真懂得管住自己的嘴巴,德行就会上一个台阶。

7. 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一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人的时候也有“仁德”做自己的朋友,无往而不自得其乐。

8. 对待上级、朋友要有分寸和界限,有所节制。


9. 问题和作业

[1] 读了“里仁”篇,你可否列举几个君子的特点。

[2] 忠恕之道在商业社会的人际关系中还有用吗?

[3] 吾日三省吾身,坚持每日打卡,完成《论语》通读挑战。


师生家长反馈:

🌸(1)里仁篇里君子的特点: 里仁为美。仁者安仁,知者利人。无恶。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朝闻道,夕死可矣。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怀德怀刑。忠恕。喻于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讷于言而敏于行。

🌸(2)忠恕在现今商业社会的人际关系中也适用的, 做事尽心尽力,待人宽容的人会获得别人的信任,尊重和接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忠也是有智慧的忠,是尽职的责任心。而不是愚忠,不分是非好坏而一味坚持。如果发现所做的事对人对己都可能会有不好的影响和结果,要懂得如何取舍。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4.29 第十一讲小结

1. 富与贵,贫与贱,浮与沉,顺境和逆境,人之好恶皆同。但是这些外在因素不会影响君子对于仁德大道的追求。君子要经得起欲望的考验,连一顿饭的功夫都不违背仁德。这样才能在紧急关头,奔波困顿的时刻仍然不改初心。

2. 人人都可以实践仁德,实践了就会喜爱上仁德,也会厌恶不仁德的事情。然而在物欲横流中坚持实践仁德却不容易,需要用曾子三省吾身的功夫方才可能。


3. 人谁无过,但是由于人的德行修为不同,所犯错误也不同。错误也可成为评判仁德的标准线。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4. 君子志在真理,以身立道,如果早晨悟到人生真谛,当晚死了也值得。对于有志之士,这句话说出了追求仁道的路上的一种无比坚定的志向。


5. 一个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不能计较物质条件,更不能以吃穿不够好而感到羞耻。

6. 君子不固执己见,一切都取决于是否符合道义,适时调整变化去应对万事万物,这是通达。

7. 君子惦记着道德法度,不会妄为。小人只从利益实惠来考虑来行动,心中会常常充满怨愤之气。君子怀有仁德,才不会患得患失,常处于安乐。


8. 人与人相处,礼敬谦让,彼此尊重,而不是争斗,这都是最基本的原则,治理国家也是一样。


9. 问题和作业

[1] 追求仁道却处于贫贱,似乎和我们常听到的:“善有善报”,“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有德必有位”等不符合,你怎么看?

[2] 在当今社会,你如何看待仁德的追求和物质的追求之间的关系?

[3]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坚持每日打卡,完成《论语》通读挑战。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4.22 第十讲小结

1. 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最早的霸主,但是按照孔子的君子的标准看,管仲对于自己的道德要求不够,格局不够大器,所以不能够真正影响齐国风气,以至于自己刚过世,桓公就被小人包围,死后儿子们争位,齐国大乱。


2. 礼和乐是周文化的主要内容,孔子对于乐理的总结,乐章从舒缓到热烈,乐器合奏,声音明亮清澈,最后归于余音袅袅,这个和西方古典音乐非常相似。


3. 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但是他仍然坚持把维护和传承礼乐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仪的边境官员对于孔子的评价是“警世木铎”,非常中肯,可谓世间高人。

4. 孔子看重音乐的教化作用,他在谈论《韶》和《武》乐的时候,提出了“美与善”,美是听到音乐后的直观感受,好听。善则是音乐表达的内容、情感和思想要善良美好,充满仁爱。舜是通过大家推举,禅让得到天下,武王讨伐商纣王才取得天下,暴力总是让夫子感到一些遗憾。

5. 孔子所谈的礼要发自内心,诚敬为本,不能装模作样。当时的贵族对百姓不宽厚,行礼没有诚敬之心,丧礼没有悲伤之情,为一己之私破坏礼乐制度,孔子对此非常愤慨,直言抨击,认为贵族阶层的行为使社会堕落,国家动荡、文化沉沦。

6. 《里仁》篇谈“仁”,仁是《论语》中最重要的德行概念,孔子没有给仁下定义,但是谈到了仁的美好,仁者的各种表现,《里仁》各章可以作为追求君子人格的朋友们的座右铭。

7. 人能处于仁道里面,那是最美了。人不选择仁道而安住,哪里算得有智慧。

8. 没有仁德的人是无法久处于贫困窘迫的环境中,也无法久处于安逸快乐的生活中,仁德的人不管是什么环境,都能够安然自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贯彻自己的仁德而感到内心的快乐充实。真正有智慧的人看到了仁的境界的美好而去追求它。

9. 有仁德的人对于人的判断和平常人比起来,有一个公正的尺度,不是凭个人情感冲动做出来的,也不会因为一己之私而左右摇摆,“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能够正确的喜爱人,憎恶人的人,就是有仁德的人了。

10. 有仁德的人厌恶不仁德的人,但是其中必有一颗爱心,希望帮助人归于仁德,如孔子的有教无类,廓然大公。心在仁中,对于人就没有真的有所厌恶了。


11. 问题和作业:

[1] 《八佾》都是以当时的“礼”和“乐”为中心话题,有些成语耳熟,比如:是可忍,孰不可忍、了如指掌、哀而不伤、既往不咎、尽善尽美,你能找出它们的出处吗?

[2] 你怎么理解能好人,能恶人。碰上喜欢不喜欢的人,你是什么反应?

[3] 一般人贫困窘迫时容易消沉偏执,富贵时容易骄奢放逸,不思进取,孔子教我们怎么做呢?

[4]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坚持每日打卡,完成《论语》通读挑战。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4.15 第九讲小结

1. 君子所欲,必求之以道,遵循义而得利。为利忘义,求哪路神仙也没用。

2. 孔子本人是商朝后裔,但是他选择周文化,孔子对于时代的演进看得很清楚,借古来推动未来文化的演变。我们也要学习孔子,不盲目好古,不贬古扬今,而是好古,敏以求之,择其善者而从之。

3. 孔子理解的礼,不光是知识,而是内涵。进了太庙,首先要谦虚谨慎,每事问,问的不是知识,而是行为举止表现出礼的精神,觉得自己是专家,指手画脚才是失“礼”。

4. 孔子关心的是礼仪背后的真实意义,射箭注重养德,射中即可,正如真正的高手比武,点到为止。

5. 一种礼的形式不存在了,礼的内涵也无法保存。复兴一种礼的内涵,也要从形式的恢复开始,一步一步深入人心。


6. 孔子坚持对失势的国君尽臣子之礼,难免会听到小人从角落里发出来的奚落嘲讽,然而孔子依然坚持,可谓守死善道。

7. 上级想要下级尽忠,自己首先要遵守对下级的礼。社会人群相处,贵能先尽诸己,自能感召对方。

8. 人有七情,欢乐哀伤必然要抒发,没有哀乐,就和山石草木无异。但是情感的抒发要有节制,欢乐不要过分,哀伤不要伤损自己。现代人情绪不好的时候暴饮暴食,生活无规律,甚至自残自杀,都是不懂得节制情感。


9. 宰我为孔子言语科第一,从学于孔子却不能虚心受教,逞强好胜。他建议哀公用武力,导致哀公被逼逐,后自己参与齐国动乱被杀,其言语之长,反成其害。


10. 问题和作业

 [1] 在今天,“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还有没有价值?为什么?

 [2] 你怎么理解孔子入太庙每事问的?你有没有明知故问的经历。

 [3] 你如何看待孔子的好古和对于周代礼乐文化的热爱。

 [4]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坚持每日打卡,完成《论语》通读挑战。


师生家长反馈:

🌸谢谢魏宇老师深入的讲解和内涵扩展,让我们体会到经典可以与现实生活相接合,用圣贤思想指导我们的生活!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在任何时代都是有意义,在工作中,雇主与雇员并不完全是雇佣关系,依礼相互尊重,才能和谐相处,并将各人才能都发挥出来。

孔子好古和热爱周代礼乐的文化,我们如今热心学习经典和孔子也是一样的原因,因为经典文化有很多深远的智慧,虽然久远,但永远闪耀!

另外,"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魏老师的讲解给我很大启发,孔子推崇礼,不推崇力量较量。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每个孩子的程度天份都不同,家长不宜相互攀比,而应该鼓励和培养孩子的努力、专注等美德。

我们在生活中也不要专注于名利地位攀比,而要注重自己的美德与修养。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4.1 第八讲小结

1. 礼和乐都是外在的形式,是为了让内心的情感有一个合适的表达和寄托,相对于外在仪式,真心诚意更重要。

2. 国不可无君,更不可无礼,有没有基于礼乐的文化才是区分夷狄和华夏国家的标杆。


3. 人至德死后为神,神护佑有德之人。为一己之私心求神,且求不该求之神,是为谄媚非礼,哪里会得到神的保佑?


4. 真正的君子之争,是在大节上守住原则,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而不是平时和人相处的时候,逞强好胜,拿一技之长压人一头。

5. 仁在内,礼在外,一个人内心有仁义忠信的品质,再用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才会内外都透出谦谦君子的气质。

6. 孔子对于学问是非常认真的,他虽然能和弟子们讲述夏朝和商朝的礼乐,但更强调“无征不信”的求真精神。

7. 如果一个统治者平时行事都违背礼的规范,祭祀的形式也就没什么可看的了。一个统治者如果真正了解祭祀礼仪的内在意义,管理国家的大道其实就在眼前了。


8. 祭祀祖先也好,祭祀神灵也好,真心诚意,好像祖先和神灵就在面前,这才是祭祀。

9. 问题和作业:

[1] 孔子批评起当权者非常直接,还有点愤怒情绪,好像一点也不谦和,你怎么看这个有情绪的孔子?

[2] 学了这些章,谈谈你对于礼乐崩坏的理解。

[3] 一个人学习仁和礼的顺序是什么?

[4] 水滴石穿,坚持每日打卡,完成《论语》通读挑战。


师生家长反馈:

🌸感谢魏宇老师字字句句指导大家学习《论语》,还悉心准备复习的材料👍👍💗下面是作业:

(1)] 孔子批评起当权者非常直接,还有点愤怒情绪,好像一点也不谦和,你怎么看这个有情绪的孔子?答: 孔子对当权者的批评表现出了孔子的正直,和对国家现状的担忧。他的情绪是可以被理解的。

(2)学了这些章,谈谈你对于礼乐崩坏的理解。答: 从论语的这些章节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已经比较没有秩序,统治者从上到下,都不遵循周朝当初建立的礼乐制度,比如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季氏旅于泰山,以及谛祭的问题。上樑不正下樑歪,国家的制度遭到破坏,结果就是大厦将倾。

(3)一个人学习仁和礼的顺序是什么?答: 这个有些难说,子夏说"礼后乎",是有道理的,先要有内心的真诚和仁爱,然后才能表现出对礼的真诚的实践。否则可能就会落于虚浮的形式。同时礼的规范也可以帮助我们守护内心的仁德。就如戒律和规矩,对人类是有必要的。

🌸试着回答一下魏老师的作业(1)] 孔子批评起当权者非常直接,还有点愤怒情绪,好像一点也不谦和,你怎么看这个有情绪的孔子?

我感觉这样的孔老夫子才是一个可亲可爱,有血有肉又让人敬佩的夫子!而现代很多骄傲的人没有看到这些,却想当然地批评儒家“愚忠”、“愚孝”,把中国近代的落后都归罪于儒家思想。这才是真正的可悲可叹啊。

🌸@Zhaohui @Ella 谢谢两位的思考。是的,孔子是一个有爱有恨有喜有忧有哭有笑,感情丰富的人,有温度的人,可亲近的人,正因为如此,所以圣人可学,可成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教育必然以孝悌忠信为基础,然而需要文之以礼乐。孔子四教:文、行、忠、信。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3.25 第七讲小结

1. 行之不得反求诸己是孔子对待人和事的基本出发点。一个管理者希望下属敬重上级、尽忠职守、互相劝勉,自己要举止庄严,关心下属,选拔优秀的人,教育能力弱的人。


2. 从政不一定要做官,在家里尽到孝悌之道,以人伦教化带动社会风气,就是从政了。


3. 人与人之间如果只有法律制度却没有了诚信,社会也就无法运转了。


4. 鉴往知来是孔子的学习方法。夏商周1000多年是中国礼乐文化蕴育成熟的时代,看看三代在“礼”上的变化和不变,就可以掌握未来历史演变的大趋势。礼乐随时代而变,而变中自有不变。孔子之后两千年多年中国历史跌宕起伏,但是“礼”的内涵一直陪伴着中国人走到今天。


5. 敢说敢做不怕死不是勇,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哪怕对自己没好处也去做,这是勇。知耻近乎勇,有羞耻心,守住大节,这是勇。

八佾第三-讲礼乐

6. 叔孙氏、孟孙氏、季孙氏三家大夫在家庙里使用天子的礼乐,孔子因此感慨礼崩乐坏。贵族们不尊重礼乐,胡作非为,也不懂礼乐的内涵,那么社会秩序、国际秩序也非乱不可。


7. 仁是人心中的真情厚意,礼乐是外在的表达。没有人心的仁,礼乐就失去了意义。礼主敬,乐主和,二者兼容。


8. 问题和作业:

[1] 孔子说:虽百世可知也。有学者说,未来无法预测,因为我们不知道哪只蝴蝶会煽动翅膀。那你觉得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还是不确定性比较多?

[2] 音乐对于人的思想观念影响很大,可以分享你最喜欢的一首歌曲吗?谈谈你的理由。

[3] 有志者事竟成,坚持每日打卡,完成《论语》通读挑战。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3.11 第六讲小结

1. 真正了解一个人需要看他做事的动机,方法和途径,和他如何安顿他那颗心。颜回第一次登场,给孔子一个很木讷的印象,但是孔子细心观察,发现颜回于所学都有所启发,不仅不愚笨,而且有大智慧。


2. 君子的学习方法:

- [ ] 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而启发新思考,学习前人思想得到新体悟。

- [ ] 君子不器-博学多闻,跨界学习,打开心胸,开拓视野,成为通才。

- [ ] 学思并行-学习要善于思考,举一反三;思考须以学习为基础,否则越想越糊涂。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不学习而迷茫者多,当沉下心学习。

- [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君子之道,自己做到了才叫真知道,从已知的知道自己所不知的,而更加谦虚和努力学习,这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方法。



3. 君子的风范:

- [ ] 先行其言-君子先做到,再说,不言过其实,信口开河。


- [ ] 周而不比-君子总是团结人,但从不结党营私。


- [ ] 不攻乎异端-君子不偏执一端,不固执己见,从事物的两端来学习;心能兼容,不和人争高下。

4. 孔子的做官诀窍:多听多看,有疑问的地方先保留,不确定的事情不急着去做,言行谨慎持重,很少失当,想不升官都难。

5. 孔子的选人标准:把正直,不谋私利的人提拔起来,大家就会信服。


6. 问题和作业:

 [1] 《论语》中经常对比君子和小人,小人不是坏人,而是道德修养程度不够的人,请你举出一些君子和小人对比的章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第二》。君子团结人,小人结党营私。

[2]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这周的学习,孔子谈到了很多提升自己的方法,请分享你温故知新的心得。😊


师生家长反馈:

🌸谢谢魏宇老师的讲解和总结!《论语》中对比君子和小人的句子很多,如“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不为名利所累,做事问心无愧,便心怀坦荡;小人被名利所困,患得患失,左也不安右也不安,这就是长戚戚了。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里仁第四》

君子的中心在仁德,小人的中心在利益;君子关心道德准则和法度,小人只关心恩惠。

🌸当今,由于网络的便利,学习的课程很多,看的各种书也很多,但常常听过就忘,看过就忘了,过后再听再看时好像新的一样,收效不大。所以课后及时复习、多读遍数很重要,思维课后作业,尽量学以致用很重要。在一段时间过后,由于新的生活体验或实践,重新再听再读又有不同体验,有所长进。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3.4 第五讲小结

1. 孔子为学是社会和人生中的实践之学,故《为政》在《学而》后。


2. 管理国家要以德为先,为政的人自己要有道德,治理国家要推行德政,这样子才能使下面的人心悦诚服。


3. 《诗经》三百篇,真情流露,真诚无伪,思想端正,不偏不倚不过分,培养了中国人温柔敦厚的气质。《诗经》是古人的小学教材,鸟兽草木的知识和做人从政的道理都在其中。




4. 政令和刑罚可以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却不能形成道德自律,也管不到法律以外的种种不好的行为和灰色地带。道德和礼法,可以通过教育像种子一样栽种在人心中,开花结果,长成大树,改变和塑造人,使人有羞耻感,自我约束。治国应该以德礼为本,政刑为末。

5. 孔子用自己一生表演给中国人,通过终身学习来不断超越自己,可以一天比一天更有智慧,一天比一天更充实,一天比一天更快乐,最后达到人生的自由境界,做什么事情都游刃有余。

6. 久病床前无孝子,孝容易理解,做到却不容易,孝是人心最真挚的情感的体现,是道德的根。

- [ ] 孝道要合于礼,父母在要以礼节事奉,父母离开要以礼节安葬,祭祀,有始有终。《弟子规》入则孝章是非常好的孝道行为指南。


- [ ] 当父母生病时,想想自己生病时候父母如何照顾自己,以同理心去担心父母,照顾父母。

- [ ] 父母老了,需要照顾。但不是养活父母、帮父母做事就算是尽到孝了。要始终恭敬父母,对父母和颜悦色,让他们身体健康,心情愉悦,绝不能给父母甩脸色,这就是生,事之以礼。


- [ ] 孔子的孝道,对中国人家庭伦理影响深远,每年春节,几亿人都要回家跟父母团圆,政府也全力保障。”春运“是中国人孝道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7. 问题和作业

[1] 《诗经》中你喜欢哪些句子呢?

[2] 你怎么看待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有没有启发你的地方?

[3] 在今天,在北美社会,在现在的家里,我们怎么理解孝?

[4]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坚持每日学习打卡。


师生家长反馈:

🌸感谢魏宇老师的精彩讲解!让我体会到《论语》和我们的生活是紧密关联的,而且提升我们的追求和行为方式。

中国人的孝道是非常重要的美德,我希望孩子在北美也同样能够力行!孝顺不仅能给家庭带来幸福,同时也给孩子们自己带来好的品性和福报!孝顺是经典学习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

🌸@Alex Wei(魏宇) 谢谢魏宇老师的精彩讲解! 带领我们学习中华文化的精华内容。

孔子对自己一生总结的那章对我最有启发的是"志于学"和"从心所欲不逾矩"。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人可以达到精神的自由通透,同时不违背世俗的规范,做事恰如其分。这和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相契合。

论语中对孝的强调将我们和自己文化的根相连接,让我更认识到孝敬承事父母的重要性。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2023.2.25 第四讲小结

1. 合于道义的诺言,才值得去实现,谦恭的态度要合乎礼,才能远离耻辱。

2. 仁是爱人的心,是礼的灵魂。礼是体现仁的行为规范,是仁的外在表达,一内一外,相辅相成。义是走向“仁”的道路,“居仁由义”。符合仁的坚决做,不符合仁的坚决不做,以道义为标准。

3. 君子不是没有物质需要,但是更享受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带来的快乐,精神追求的最高层次是对美德的追求。如果一个人满足于住的好,吃的好,却不追求德行的提升,不是孔子推崇的君子。

4. 一个人贫困时不为环境所困,求知问学,追求仁道,内心充实快乐。一个人富贵时,不为环境所累,追求仁道,谦虚好礼,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贫富皆志于道。

5. 要成为君子要经历几个方面的“切磋琢磨”。首先是自我修炼,在求学问道上勤奋努力,再是明师打磨,第三是朋友切磋。


6. 孔子开创了“士”这个阶层,他们依着自己的信念行事,无论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总是心怀修身立德,治国平天下的志向,不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焦虑,这是超越外在约束,自足自乐的精神境界。

7. 学而第一小结:

 [1] 自我成长-学而时习为本,师为标杆,友为助力。

 [2] 学习目标-做一个君子,内心归于仁,言行合于礼,行事基于义。

 [3] 追求君子之道,贫富皆安,不因环境和别人不了解而动摇志向。

 [4] 君子的气质-温、良、恭、俭、让。

 [5] 很多成语耳熟能详,学会用经典写文章说话可以使人远离粗鄙。


8. 问题和作业

 [1] 你怎么理解“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2] 学而第一中哪一句让你心有所感,哪一句你不同意?

 [3] 举出几个学而第一中的成语。

 [4]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坚持每日学习打卡。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师生家长反馈:

🌸谢谢魏宇老师的讲解! 《学而第一》就已展现出儒家君子的丰富宽广的精神境界,让人敬佩!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追求德行提升的精神卓而不群,更能得到深广的智慧和心灵的快乐!

🌸孔老夫子为我们确立了做人的基本基础“仁”,从孝悌亲情出发,推己及人,对民族有责任,对天下有关怀。

🌸谢谢魏宇老师的讲解和总结!🌹

作业:

问: 你怎么理解“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答:食无求饱: 不放纵自己的贪欲,物质生活适可而止。居无求安:不让自己在安逸中意志消沉,督促自己步出comfort zone, 在实践仁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提升。

问:学而第一中哪一句让你心有所感,哪一句你不同意?

答:这一篇中有很多段落都是人生至理格言,我最喜欢的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一句。道出为学为人应有的态度和精神。

我不同意的一句是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好的道是要坚持,不好的道还是应该改改吧。



2023.2.11 第三讲小结

1. 人的教育当以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为本,并认真学文,方可成为厚德载物,志趣高远之君子。只求子弟富贵显达,难免使他们甘为俗人。


2. 判断一个人是否学到东西,是看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人要看他在家里、工作、生活中如何做好自己。


3. 君子会选择志同道合、可以互相学习的人为友。如果我们常常见到别人胜过我的地方,就容易得友。


4. 中国人重视丧祭,慎终追远,饮水思源,认认真真过日子,以家庭情感为纽带,可使民风淳厚。


5. 孔子是君子的最好范例,温和、善良、恭敬、俭朴、礼让是夫子的风度,也是理想的君子气质。


6. 子女在父亲去世后长期不改变父亲的合理做法,以此来怀念父亲,是尽到孝道了。


7. 人们依礼行事,是为了达成和谐和睦的人际关系。死守规矩不行,一味的“以和为贵”,和稀泥,也是不对。


8. 问题和作业
[1] 生活中如何处理德行教育和知识教育的平衡?
[2] 温良恭俭让的品格在北美社会中行得通吗?
[3] 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孔子的追求和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4] 集腋成裘,每日学习打卡,以友辅仁,共同完成《论语》通读的目标。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师生家长反馈:

🌸感谢魏老师的讲课和总结!我试着来回答问题:
1. 现代社会的确需要一技之长;但是仅仅追求知识教育,培养成精致的利已主义者,并不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幸福。《论语》中的品德教育是基础,应该更加重视,就像孩子如果对人没有仁爱之心,再有能力也是遗憾。
2. 魏宇老师课上提到孔子在任何情况下的都温和安泰是非常有气度的,很让人感动!像这样nice的人在西方也会受欢迎的吧。孔子的“温良恭俭让”具体是什么样的,很希望之后能够学习探讨!

🌸这周在魏老师的鼓励下,学员们每日打卡的人数多了起来,坚持的也很好,也有家长分享读经经验,互相激励,相依相伴。👍👍👍








2023.2.4 第二讲小结

1. 君子的人格体现在”仁“,”仁“左边一个”人“,右边一个”二“,”仁“是处理和别人关系的,是人群相处之大道。
2. 仁爱关系是从家庭出发,向外扩展的。孝悌之心人皆有之,这个心一步一步修养上去,就是”仁“之道,好像树木的根,是君子要打好的基础。


3. “仁”含意非常丰富,孔子没有给“仁”一个唯一的定义,但是“仁”是人的真情与善意,因此花言巧语的人,很难有“仁”的心地。


4. 人格修养的学习,重在检查自省,“仁”既然是处理和别人关系的法则,自省也是检查自己如何与人相处。为人办事尽心竭力,诚信交人,学习好了再讲给别人听,做人基本原则要时时刻刻坚守。
5. 曾子在孔门弟子中,资质中等迟钝,但是靠持之以恒的三省吾身,点滴汇成弘大,谨微汇成坚毅,后来居上,成为孔子心法的继承人。


6. 孔子认为国家混乱,是人心出了问题,国家要管理好,在上者做到认真诚信,节制爱人,不要随便使用人力。


7. 问题和作业
 [1]  谈谈你对“仁”的理解。
 [2]  孔子不喜欢以言语胜人的人,有人认为巧言善辩体现个人能力,您怎么看?
 [3]  三省吾身,总结一下自己的一天吧,欢迎分享。
 [4]  每日读《学而第一》一遍,欢迎打卡。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师生家长反馈:

🌸仁者爱人,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相处之道,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到对他人之爱。“仁”是最基本的德性标准,“仁爱”思想已经渗透进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理念。

🌸谢谢魏宇老师的总结!通过魏老师的介绍和板书,我对《学而第一》前几章的内涵甚至顺序都更有记忆了!👍

🌸谢谢魏宇老师的讲解和小结! 也谢谢@顾秀芳 @文凌 老师的分享!
我对仁的理解是: 仁爱,恭敬心,自我反省,见贤思齐。
我觉得孔子是不喜欢言行不一,做的没有说的好之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并不否定弟子们用言语来表达自己,而且对善于思考,举一反三,能提出独到见解的弟子很赞赏,比如子贡,子夏和仲弓。

🌸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是我们一生的作业,并且要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不只要学习专业技能、生存技能,还要学习如何做人,修心养性,学习如何样做一个君子,如何样做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人!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在讲关系,要我们学习用爱,用接纳用包容用一颗谦逊的心与人连接。人具有社会属性,而关系是我们每天从日出到日落都要做的功课!所以做一个谦卑柔和的人,每日三省吾身,并每日学习如何愉快的与人建立良好友善的关系就成了永远的作业
🌸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和境界!正是我们现今社会所需要的。“仁”包扩孝、弟、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感谢前面几位老师都对“仁”有了很好的分享,我觉的还有一点就是常常持有一颗敬畏的心也很重要!这世界越来越混乱,人也越来越缺少生命的标准,更缺少敬天地的心!试想,驾车行驶在路途中,如果没有交通规则,没有红绿警省灯,将会是怎样一幅场景?
🌸三)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花言巧语,夸夸其谈,是是非非,察颜观色虚伪阿谀。
此句我觉得不是不让人说话,而是让人在恰当的时候说恰当的话,说成就人的话。是让人要真诚表达,学会沟通,明白沟通带来快乐带来关系的改善,带来成功!


欢迎收看魏宇老师《字字句句解论语》课程介绍视频 :                   https://youtu.be/YANVb4u_zHI




2023.1.28 第一讲小结

1. 《论语》是孔子和弟子言论对话的汇编,最初是刻在竹简上,一卷就是一篇,每篇用第一章头两三个字命名。


2. 《论语》抽离了具体时间,情景,人物,是一本跨越时间的人生智慧词典,可以对照生活,启迪人生。

3. 《论语》最好下决心通读一遍,并每日诵读原文一篇。一年可以了解十之七八,在以后的人生中还可以无数次的读《论语》

4. 孔子一介寒士,自学成才,集中国文化之大成,开平民教育之先河,影响中国几千年,被称为大成至圣先师。请记住: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5. 学而第一章,是孔子对于教育的总结,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君子—有理想人格的人,方法是坚持学习和持之以恒反复练习,每天学习新知,每月不忘旧知,师友互相切磋,以友辅仁,在学习和生命成长中体验快乐和愉悦。

6. 讲义中有比较详细的资料和孔子生平,还有我自己的一些学习体会。其中有一段我写的关于《论语》话供同学们参考。
万世师表,伦常日用,人人学得,个个做得,你若学了,便是君子,天天做到,便是圣人。


7. 问题思考:
[1] 《论语》中哪句话,你印象最深刻?
[2]  你认为君子应该具有哪些品质?


主讲老师:魏宇

助教老师:文凌、秀芳



师生家长反馈:

🌸魏老师的论语课讲得太好了!👍
“万世师表,伦常日用,人人学得,个个做得,你若学了,便是君子,天天做到,便是圣人。”——谨记。
《论语》中哪句话你印象最深刻?“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是获取理论知识,“习”是通过实践践行理论,学习就是“知行合一”的过程。通读知道圣贤讲什么,再践行,正是魏老师说:“万世师表,伦常日用,人人学得,个个做得,你若学了,便是君子,天天做到,便是圣人。”
你认为君子应该具有哪些品质?不忧,不惑,不惧,不器,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中哪句话你印象最深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好之、乐之是学习的三个层次。孔子认为,对于学习,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艺,了解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而爱好它的人不如学习时乐在其中的人。后人说,兴趣是最好的导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能学习时,乐在其中,多么幸福的事儿呀!🌹🌹

🌸《论语》中哪句话你印象最深刻?“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已成定局的事情就不必说了,快完成的事情就不要再劝谏了,以前犯下的过失,就不要再追究得失和责任了。当孩子所做的事情不如你意或者犯下错误时,这句话便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已经发生的事无法挽,覆水难收,再说便是唠叨指责,破坏亲子关系,只有未来可以计划,吸取教训便是。于己而言,常读这句话,学会释怀,做好自己,不念过往,不畏将来。这也便是魏老师说的《论语》是一本生活词典,真是呀!😊

🌸《论语》中哪句话你印象最深刻?“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你认为君子应该具有哪些品质?好学 、自强不息、孝、悌、仁 、义、礼、智 、信、温、良  恭、俭 、让 。

🌸感谢魏宇老师带大家系统学习论语👍👍👍也谢谢各位老师的分享! 这里的学习气氛真好!
魏老师问论语印象最深的一句,这让我难以定夺是哪一句,就试着把印象深的列了若干个,还是难以定夺,因为都是很喜欢的句子。
那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君子应具有那些品质?真诚,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弘毅。

🌸我喜欢:“君子和而不同”,“君子不器”,“君子坦荡荡”。

🌸我印象最深的一句——“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第一段的前半句尊賢相對比後者容易做,第二段的前半句嘉善相對也比後半句容易做。
我一直就衹是在前半句上還好,還能接受,後半句總是難以達到,難以接受,所以覺得想當君子真不易啊!連想當半個君子,這一生都很難做到,呵呵。不過還是非常值得一直努力的。
孔子心目中的君子形象,可以羅列出n條條目,當真把這些條目全部列成君子checklist表,我覺得能一一實現的,絕對不是凡人了,絕對是一個聖賢佛菩薩等級了。👍😃


================================
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感谢家长和孩子们的积极参与!🌹 
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经典、开启智慧、传承文化!😊
================================



欢迎收看魏宇老师《字字句句解论语》课程介绍视频 :
https://youtu.be/LQNTXAdjTyE
 



2024春季班课堂笔记 ---4 月27日(第十三次课)

  大家好!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在这最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基金会春季国学班也开始啦! 本文记录的是我们基金会2024春季国学周末班各个课堂的第13次课,请家长们来回顾一下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上课内容吧!📖👉 国学启蒙班 今天 教师:程俐 孙玫 国学养正班   今天 主教老师: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