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四时更替,季节轮回,新年伊始,加拿大经典文化教育基金会的春季国学班也如期开班啦!
2月8日是2025春季国学周末班的第5次课,请家长们来回顾一下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上课内容吧!📖👉
国学启蒙班
今天是2025年春季班的第五节课。宸宸、西米、振皓和润润四位小朋友来学堂上课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
1. 经典诵读:《三字经》第三章“凡训蒙 须讲究”至“号六经 当讲求”,领一跟二读了五遍;
2. 识字:大、学、春;
3. 经典故事《扇枕温衾》;
4. 手工 – 元宵灯笼
感谢家长们坚持带孩子学习!
教师:程俐 孙玫
国学养正班
今天是国学养正班的第五堂课,七位小朋友出席本日课程,他们是 奕涵、汉宁、定酉、周默、海伦、恩妮和祖蓉,虹烨请病假。
本周课堂进度是:《阳货第十七》1~6(约273字)
第一节课
滚读复习《季氏第十六》一回,检查功课,恩妮每天读20回,总计120次;海伦上周读16回,本周也进步到20回,奕涵和汉宁持续稳定每日读书量,定酉和祖蓉次数上都有进步,周默好像还不了解功课,但愿意努力。新进度《阳货第十七》1~6老师领一读一2回,分段轮流领读1回,连续齐读3回,休息一下,再连续齐读3回,自愿(海伦、恩妮)个别读,其他人指字听。钟响下课。
第二节课
习写国字,本周国字有“孔、拜、性、习、割、召”解释字义和词语。海伦、恩妮和祖蓉有事先离开,最后还有剩余时间,各别读,目标累计15次。剩下10分钟观赏孔子传动画。
总结,本周国学养正班,《阳货第十七》1~6新进度领读3回,齐读6回。个别读1-6回。
主教老师:乡香
国学中级班(线上班)
2月8日是国学线上班《论语》精读2025年秋第5课。上课学生3人,张恒、辰烨和清宇。课堂内容为:
1. 诵读《公冶长第五》的节选章节,领一跟一共3遍。
2. 本篇章主要讲到了孔门弟子及贤人志士的言行及孔子的点评,包括为学、为人、为政等方面。孔子以品行为择婿依据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公冶长,将其兄长托付的女儿嫁给南容。“用行舍藏”,南容和宁武子皆能在“邦无道”时保护自己而免受灾祸。
3. “君子不器”但首先得“成器”,进而“不器”。孔子评价子贡像“瑚琏”,意为有才能,可担大任。古人善于用事物形容人,形象而生动。
4. 颜回的“闻一知十”被孔子称赞,但可惜在《论语》没有进一步提到其如何做到;但孔子所说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颜回一定是做的很好的。对于“贤于己、等于己、不如己者”皆能虚心请教,“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应是好学的风范。
5.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首先受益的是他们自己,因为埋怨少了,心态平和了,身体也好了;否则旧恶重提一次,那好比是自己拿刀再伤自己一次。
6. 子路“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是物质层面的仗义乐施,颜回更是好事不留名的“无伐善,无施劳”;而孔子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确是更高的“大同“思想的境界。
主教老师:春明
国学养志班
今天是2025国学春季班养志班的第5堂课。萧逸飞、邱圣詠、邱冠荃和赵治荣参加了学习。刘骐铭发烧请病假,希望他早日康复。
第一节课是经典诵读课。
首先温习《老子》第18-22章,三遍。
然后诵读本周新进度:第23-27章,领读跟读轮读齐读,共四遍,并作简单讲解。
第23章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狂风不会持续吹一早上,暴雨不会持续下一整天。是谁造成这种现象呢?是天地。连天地的特殊运作都还不能持久,何况人呢?
第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无法站得久;跨步前行想要走得快,无法走得远。
以上这些事实提醒我们:凡是非正常状态,都无法持久。天地尚且如此,更何况人呢?
关于“企者不立”,我请孩子们一一来做实验,看踮着脚能站多久?短的几十秒,长的1分多钟,治荣坚持得最久,但也只有2分多钟,远远不及平常站着。通过这个对比,希望大家能体会到老子的思想:保持平常的状态,才能维持长久。
第27章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善与不善,这里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善与恶。判断“善”与“不善”通常会采用社会通行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与社会,判断标准有所不同。
“善人者,不善人之师”,善人可以作为不善人的老师,教不善人走上人生的正路。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像镜子一样提醒善人始终走在正路上。另一方面来看,不善人也可能是善人存在的一种需要。没有学生,就不需要老师;没有病人,就不需要医生;没有流浪汉、乞讨者,善人就无从救助、施舍。而且,善于不善也有可能互换位置,千万不要妄下判断。
和孩子们讨论了“周处除三害”和“季康子问政”的例子。季康子问孔子:“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这话让人听了不寒而栗,他居然用简单的二分法来评判人,不知道坏人改过迁善就变成好人,好人也可能堕落而变成坏人。
第二节课是情商美德课。
这节课首先学习了《苦乐自己作主》(心之勇士52)——在自心上寻找苦因的时候,恰恰是给了自己一条生路,因为这件事是我可以作主、可以灭除的。如果痛苦的因是长在别人心里,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正因为是在我心里,自己学会了灭苦的方法,就可以灭除苦因,这叫「凡事求诸己」。
和孩子们探讨两个问题:1. 为什么在自心上寻找苦因,是给了自己一条生路?2. 「凡事求诸己」就不用求诸人吗?举了关于扶老太太被讹的例子。
之后我们学习了这一周的美德Orderliness (有序)(整洁和谐、有条不紊),引导孩子讨论什么是有序?为什么要练习有序?有序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怎么练习?练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这个美德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孩子们都觉得:屋子若不整洁,东西乱放,找东西会非常困难。
最后,勉励孩子们这一周在家可以实践美德,下周课堂来做分享。
Have a place to put each of your things – 治荣、冠荃
Solve problems step by step – 圣詠
Create a harmonious space that makes your soul peaceful – 逸飞
谢谢孩子们课上积极参与讨论和给老师做翻译!
主教老师:孙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