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四时更替,季节轮回,新年伊始,加拿大经典文化教育基金会的春季国学班也如期开班啦!
5月31日是2025春季国学周末班的第17次课,请家长们来回顾一下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上课内容吧!📖👉
国学启蒙班
今天是2025年春季班的第十七节课。宸宸、思艾、嘉玥、Rylee、皓皓和西米六位小朋友来学堂上课了。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
1. 经典诵读:《声律启蒙上卷·二冬·之一》,“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至“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领一跟二读了五遍;
2. 识字:冬、叶、龙;
3. 文化常识 - 端午节;
4. 手工:粽子划龙舟。
感谢家长们坚持带孩子学习!
教师:程俐 孙玫
国学养正班
今天是国学养正班的第十七堂课,五位小朋友出席本日课程,他们是奕涵、汉宁、定酉、海伦和恩妮。虹烨请假,威迪和祖蓉缺席。
本周课堂新进度是:《尧曰第二十》2~3(约219字)
第一节课
检查功课同时复习上周进度《尧曰第二十》1,征求个别背诵或读诵加分,恩妮和奕涵完成背诵,海伦、汉宁和定酉完成个别读诵。四拜礼后,开始今天新进度《尧曰第二十》2~3,老师领一读一2回,同学分段领读2回;齐读3回;海伦、恩妮 和奕涵分别大声读一次(同学们指字小声读),累计3次。钟响下课,累计10回。
第二节课
齐读3回后习写国字,本周国字有“问、惠、贪、无、慢、罪”解释字义和词语。剩余时间,完成写字的同学可以各别读新进度,恩妮自读10回、汉宁自读5回、海伦4回、奕涵3回,定酉和老师共读1回。钟响前再齐读2回。行四拜礼后,下课。
总结,本周国学养正班《尧曰第二十》2~3,完成新进度领读+齐读15回,自读1~10回及国字“问、惠、贪、无、慢、罪”识字写字学习。
主教老师:乡香
国学中级班(线上班)
5月31日是国学线上班《论语》精读2025年秋第17课。上课学生3人,清宇、张恒和辰烨。课堂内容为:
1. 诵读《阳货第十七》的节选章节,领一跟一共3遍。
2. 阳虎陪臣执国命,欲让孔子帮助他,才有了“馈豚还礼”的故事。孔子以不失礼,又不失仁的方式很好的应对。
3.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和善光明的,在成长过程中受外界的影响而变化,形成了每个人的习性,因此教育就尤为重要,而什么时间学,学什么,如何学更是需思考的。
4. “恭、宽、信、敏、惠”是孔子提出的处事交往的五个重要方面,也是行仁/知仁/成仁的途径。
5. 本章中孔子对《诗经》的特点有了多角度的概要描述,从写意到写实,是“不学诗,无以言”的很好注解。以《诗经·蒹葭》为例作一赏析。
6. “道听涂说”和“乡原”的共同特点是没有自己的观点,迎合的是他人,而儒家第一步便是“修己以敬”讲究自身的修持,仁德的修养。因此上述两种人为孔子所不赞同。
7. 当有一天孔子问子贡为什么不说话,子贡回答以“老师您不说,我们如何能说”时,孔子以“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以教导,可谓非常巧妙有说服力。与老子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有暗合之意。
8. 孺悲欲见孔子,而孔子“取瑟而歌”使之闻之以拒之,其目的不是不见,而是促其自省,行的是不言之教。
9.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这句经常被拿来说事的话,我们不妨从修身齐家的角度来体会孔子想传达的意思,是一种对自己的提醒,更是齐家的不可或缺的方面。
主教老师:春明
国学养志班
今天是2025国学春季班养志班的第17堂课。刘骐铭、萧逸飞、邱圣詠、邱冠荃、徐钢和徐雨彤参加了学习。赵治荣请假。
第一节课是经典诵读课。
首先温习《老子》第73-77章,三遍。 然后诵读本周新进度:第78-81章,领读跟读齐读,共三遍。同学们都读得很投入很认真。
第78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是攻打坚强之物时,也没有能胜过水的。我们课上举了很多水的厉害之处,比如滴水穿石、水刀切割钻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还有世界许多民族共有的传说——大洪水灭世,等等。孩子对大禹治水、诺亚方舟的故事还比较熟悉。水看起来很柔弱,但水量如果足够大,它又能摧毁一切东西。水表现出柔弱胜坚强的效果这是没有东西可以取代的。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弱可以胜强,柔可以克刚;天下没有人不知道,却没有人做得到。这涉及到知与行的配合问题。人们很容易了解水的流动方式,但是你做得到吗?水之道可谓“知易行难”。但是,圣人之道可谓“知难行更难”。因为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一般人很难领悟;即便对道有了模糊的认识,想要做到清静自在、无心而为,更是难上加难。
第80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国土要小,人口要少。即使有各种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爱惜生命而不远走他乡。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陈列。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饮食香甜,服饰美好,居处安适,习俗欢乐。邻国彼此相望,鸡鸣狗叫的声音相互听得到,而人民活到老死却不互相往来。
老子描述的社会情况是一种理想化的小农经济,有点像古代公社的形式,是老子心目中的桃花源,也就是所谓的乌托邦。事实上,老子展现的是一种精神的境界,我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今天可以有各种文化上、科技上的产品,但是要让这些产品为人所用,而不能倒过来束缚人们。人本来是主人,结果反而变成了客人。离开了这些科技,我们还知道该如何生活吗?我们在心灵上能否自得其乐呢?老子早就发现了这种趋势,所以他要问:人活在世界上,到底要追求什么样的生活?
人活在世界上,想要过得平安愉快,其实需要的并不多,但是一定要掌握到正确的方向。有正确的知,才会有正确的欲。少私寡欲,悟道之后,人生的快乐如影随形。你会觉得,作为一个人,这一生是非常值得的。
课上我们没来得及细讲桃花源的故事,希望家长们课后能陪孩子一起读一读《桃花源记》。以此来进一步了解老子的思想。
第二节课是情商美德课。
先请大家分享这一周在家里做的善行,同学们都踊跃分享,自己在家都有帮忙父母做饭、打扫房间、洗衣服等,也有认真学习做作业。
接着学习了《心之勇士》070 想为他人做什么的心:“写在眼睛里,表现在脸上,或隐藏在语言中—他人的痛苦如果留心观察,便可略知一二。当我们意识到旁边有一个痛苦的人,会不会想说些什么,或为他做些什么,甚至只是真诚地微笑一下?那一刻,这个世界不是很美丽吗”!和同学们讨论他们平常有关注到别人的痛苦吗?如果别人痛苦的时候自己能为他做些什么?大家就分享能够感受或者观察到朋友或者同学有不高兴的时候,就去倾听、安慰鼓励他们。 圣詠说当靠近小鸟巢的时候也会看到小鸟不高兴,就不会去打扰它们。
之后我们复习了美德:目标性(purposefulness),引导孩子讨论什么是目标性?为什么要练习目标性?目标性对我们有什么好处?怎么练习?练习中遇到困难怎么办?这个美德成功的标准是什么?
最后给同学们学习了一篇关于目标性的文章:人生,一定要明白一件事:只有高级的苦,才能改变命运。高级的苦,就是能成就你的苦,能让你变得更有价值的苦。我们只有主动去吃这些高级的苦,从而精进,而不是低级的苦,感动自己。杨绛先生曾感慨道:“人生实苦,终其一生,我们都要不断地修炼灵魂,完善自我。”人生是场没有终点的修行,我们一路朝圣而去,不是为了遇见谁,而是为了遇见最好的自己。
https://mp.weixin.qq.com/s/KuZqve5WEkWPJGCeJAtwhQ
这次课后骐铭和雨彤做了值日生。
主教老师:肖琳 孙玫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