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本文记录的是我们基金会春季国学周末班各个课堂的第18次课,请家长们来回顾一下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上课内容吧!📖👉
及谦国学启蒙班
今天是启蒙班的第十八节课。十位小朋友参加了今天的课程。他们分别是Isaac、Ivan、Jayden、雨心、雨浩、仕朗、定酉、凯淇、函喏和汉宁。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
1. 复习《千字文》之“布射僚丸”至“焉哉乎也”, 领一跟一读了一遍;
2. 诵读《诗经·国风·卫风》之《木瓜》,领一跟二读了四遍;
3. 识字:经、投、瓜、永、李;
4. 传统节日-端午节。
我们这节课开始读《诗经》。《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305篇诗歌。传说是孔子编订的。西汉时期被尊为儒家经典。
《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名《国风》,是周朝各地的民间歌谣。《雅》多是贵族宴会典礼上的乐歌。《颂》则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用的乐歌。《风》是《诗经》中最精彩、最有价值的部分。我们这两节课要读的《木瓜》和《淇奥》出自《国风·卫风》。
这节课的最后,我们学习了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
感谢家长和小朋友们坚持学习!感谢备课组的秀芳老师精心准备端午节课件。
主教老师:程俐
爱心妈妈:孙玫
及谦国学初级班
6月4日是基金会2022春季班-及谦国学初级班的第18课。5位同学参加了zoom网课,他们分别是陈海伦、张恒、王奕涵、萧逸飞、王鸿汉。
我们的课堂进度是:
1. 诵读《老子》第76至78章,领一跟二4遍,共8遍。孩子们读诵清晰、准确、流畅。谢谢海伦、奕涵、张恒、鸿汉、逸飞带大家领读!给孩子们点赞!
结合课文内容“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观看了“大禹治水”视频。
2. 学习了成语:损有余补不足 、水滴石穿。
3. 学习了4个汉字:弓、草、正、反。看了“弓”象形字来源的解说视频,让孩子们体会汉字里有故事。
孩子们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用心观察思考,和老师积极互动,教学相长,很高兴和孩子们一起学习!
感谢家长们的大力支持!
主教老师:陈梅
助教老师:春明
北辰国学初级班
6月4日上午11:00北辰国学2022春季班第十八次上课,梁辰烨、林子曦、潘悦如、潘悦心同学参加了学习!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孝经》的《事君章第十七》。孔子说∶“君子奉事君王,在朝廷为官的时候,就想着如何竭尽其忠心;退官居家的时候,还想着如何补救君王的过失。对于君王的优点,要顺应发扬;对于君王的过失缺点,要匡正补救,所以君臣关系才能够相互亲敬。”
我们学习了“尽、补、救、忘”4个常见字和“尽心尽意、女娲补天、亡羊补牢、昏庸无道”4个成语。《亡羊补牢》是战国时期大臣庄辛劝谏楚顷襄王所讲故事:“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大王虽然暂时兵败,但还有方圆数百里的土地,只要大王有心振作,远离贪图享乐的损友,好好治理国政,就一定可以恢复楚国。”这也体现了今日《孝经》所学“将顺其美,匡救其恶”的精神。
我们学习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诗人,他忠君爱国,深受百姓爱戴。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后人就将每年此日设为端午节,纪念屈原。
今天课上我们录制了一些本学期课程内容展示,同学们都精神抖擞,表现得很好,赞叹大家的努力和进步!
主教老师:文凌
及谦国学中级班
2022年6月4日 国学中级班课堂记录
Zoom网络上课, 上课学生7人,王奕文、Alice、江逸扬、陈瑞元、黄清宇、杨悦悦和黄悦庭。
2022年春季班第18课,本周完成:《诗经 ∙ 秦风 · 蒹葭》,老师和同学们领读,领一跟二7遍,共14遍。
《蒹葭》描写思慕追寻“伊人”却不得接近的过程,表达思慕“伊人”之深情,以及追求不得的失落怅惘的主题。写作手法:全文三章,一唱三叹;开篇以景起兴,描写秋天的清晨之景,营造萧瑟、飘渺气氛。
古诗:复习唐朝白居易的《忆江南 》其一和其二,学习《忆江南 其三》,“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上周作业展示:
本周课后作业:
❏ 请完成《蒹葭》本周所学内容30遍诵读,多听音频;
❏ 请完成抄写作业;
❏ 请熟读唐朝白居易古诗《忆江南 ∙ 其三》。
主教老师:周丽
及谦国学高级班
国学高级班6月4日课堂笔记
本周上课的同学有:姜嘉怡、姜嘉悦、吕星佳、刘骐铭、李宇涵、张景彭、文铸捷(义工小助教)。
礼敬孔子圣像后,大家一起学习了一段关于端午节的介绍。
本周学习《孟子选》的内容是《离娄章句 下》5-12、《万章章句 上》5-13(292字)。有齐人在墓地乞食谋生,却向妻妾吹嘘每日与显贵交往。孟子以此故事来比喻,当今世人多用不耻的手段追求富贵利达。 同学们跟读、齐读,老师解释文章内涵。
主教老师:陈慧
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感谢家长和孩子们的积极参与!🌹
让我们大家一起学习经典、开启智慧、传承文化!😊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